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,糧食作物是人們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?;幢钡貐^作為小麥主產區,在栽培過程中,應運用科學的栽培技術,優化管理水平,全面提升該區域的小麥增產增量。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,農作物種植技術的水平也越來越高?;幢钡貐^的小麥種植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,在小麥栽培過程中,應結合區域特色,不斷優化栽培與管理技術,全面促進小麥的高產高質量。
1 淮北地區優質高產小麥栽培
1.1 科學選種
淮北地區在栽植小麥的過程中,為提升小麥的產量,應做好選種工作,這是保證小麥高產的基礎,也是提升小麥栽培水平的關鍵。在選種過程中,不僅要著重看種子的品質和口碑,更要結合區域特色?;幢钡貐^是小麥的主產區,在常年的種植及推廣過程中,業已篩選出適合區域生長且比較高產的小麥種子。如現階段推廣比較廣泛的皖麥52號、泛麥5號、連麥2號等抗逆性比較強的品種。
1.2 播前準備
為保證小麥種植的高產優質,在小麥種植前應做好科學的播前準備工作??茖W的播前準備,能為小麥高產提供保障。因此,在小麥栽培前,需要重點關注這一環節,通過整地、病害清理、施肥管理等多種措施有效提升小麥的種植水平。
1.3 科學整地
在小麥栽培前,整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。如果人們將小麥直接栽培在未經耕耘、未經整管的土地上,那么無疑會降低小麥的產量,也會影響小麥的生長勢頭。因此,在小麥栽培前,應率先進行整地。高產田塊要達到“深、細、透、平、實、足”六字要求,按照這些要求進行精細化整地。在整地過程中,應保證田塊的精細和平整。為提升小麥的產量,保證小麥的生長勢頭,在小麥種植過程中應逐年加深耕層到25~35 cm。
1.4 病害清理
在小麥栽培前,做好土地的病害篩查和清理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。尤其是在換茬種植的過程中,土壤中可能含有不適合小麥生長的病害問題,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,人們應做好病害清理工作。
1.5 科學施肥
在小麥栽培過程中,施肥是非常關鍵的環節??茖W的施肥作業,能及時清理土壤中的病蟲害,也能保障土地的品質。在施肥作業過程中,切忌過量施肥,而應根據實際情況,按照小麥種植區域的面積進行科學施肥。同時,在施肥過程中,盡量采用營養元素充沛、危害元素較低的高效化肥。此外,還可以采用農家肥進行養地。
1.6 種子管理
為保障小麥高產,在小麥栽培過程中,還應同步做好種子管理工作,小麥種子不能直接進行播種處理,而是應在播前進行藥劑拌種。在拌種過程中,要進行噴灑作業,并堆悶6 h,然后進行晾干處理。
1.7 科學播種
淮北地區氣候濕潤,在小麥播種過程中,應做到適時播種,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播種工作。半冬性品種一般于10月5日至15日,弱春性品種于10月15日至25日播種為宜。
2 淮北地區優質高產小麥管理技術
作為小麥的主產區,為提升小麥栽培水平,保障小麥高產增量,除要做好科學的小麥栽培外,更要做好精準化的小麥管理。只有將小麥栽培與管理結合起來,才能有效提升小麥的產量,保證小麥良好的生長態勢,切實做好小麥增收增產工作。
2.1 冬前管理
在小麥管理過程中,越冬管理是非常關鍵的。冬季氣溫低,如果不加以防護管理,很可能造成麥苗的生長不良,甚至造成大面積的麥苗死亡。在越冬管理工作中,應重點做好各方面工作。
2.2 中期管理
在小麥生長階段,應加強中期管理工作??茖W的中期管理能有效提升小麥的生長水平,優化小麥的生長質量。在這一環節中,應做好施肥管理,尤其是要科學選用拔節肥,合理追肥。在小麥生長過程中,由于施肥管理不當或者施肥不及時,往往會影響小麥的生長質量。
2.3 后期管理
在小麥生長的后期,容易出現一些常見的病蟲害,如白粉病、葉枯病、銹病等。小麥在生長階段,一旦出現發病情況,直接影響小麥的光合作用,進而影響小麥的生長勢頭。因此,在小麥生長的這一階段,應做好科學的管理工作。結合實踐經驗與小麥的生長情況,進行及時性的施肥作業,減少病蟲害的發生。
3 結語
淮北地區是小麥的主產區,在小麥栽培過程中,應運用科學的栽培技術,加強小麥的管理,有效提升小麥的產量。為保障小麥良好的生長勢頭,在其種植過程中,應實現栽培與管理的并重,從選種開始,人們需要做好整地、清理病蟲害、冬前管理及中后期管理等工作。